臺風“達維”讓美麗的海南島遍地狼藉,平日在藍天映襯下煞是醒目的白色膜結構建筑也難逃狂風魔爪,被“抓”得傷痕累累。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會址、三亞美麗之冠文化會展中心均未逃此劫。
臺風過后,這些膜結構建筑相繼開始了修復工程。然而,人們不禁對這些看似輕
飄飄、弱不禁風的建筑產生了懷疑:膜結構建筑能否抵御臺風的沖擊?在海南這個容易受臺風影響的海島上,是否適合發展膜結構建筑?
膜結構又叫張拉膜結構,是以建筑織物,即膜材料為張拉主體,與支撐構件或拉索共同組成的結構體系。該結構因其有別于傳統建筑的種種優點,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。
對于普通市民來說,看慣了笨重的鋼筋水泥建筑,當體形豐富、曲面柔美的膜結構建筑出現在眼前時,往往能讓他們眼前一亮。三亞“美麗之冠”文化會展中心的負責人王偉方表示,當初采用膜結構主要是考慮到造型優美、輕盈靈動的視覺效果和三亞的城市定位、世姐賽的格調很吻合。
而對于建筑設計方來說,膜材料本身的優點也使他們對它“青睞有加”。海南大學建筑工程系教授陳超核介紹說,膜是一種以玻璃纖維作肌體,再覆蓋特殊涂層的特殊材料。它就像織布一樣,很輕,可以彎曲、折疊,適合大跨度和特殊造型的建筑。此外,由于膜具有較好的透光性,所以白天可以最大程度地采用自然光,十分節能。膜材料表面無靜電,對塵埃物沒有吸附力,因此不易沾灰,即使落上一點灰塵也很容易被風雨除去,看起來總是潔白如新。
此外,由于膜結構建筑的骨架制作,面料加工都是在工廠里進行的,所以大大縮短了工地現場的施工周期,并減輕了工地現場多工種交叉作業、互相干擾的情況。三亞美麗之冠能在7個月內順利完工,迎接2003年世姐賽決賽,膜結構是最大的“功臣”。